如果说锦江代表了成都的时尚活力,金牛代表了成都的烟火地气,武侯代表了成都的历史底蕴,成华代表了成都的安逸市井。那么青羊,代表了成都的什么呢?有人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 —— 青羊不代表成都的某一面,它就代表了「整个成都」。初听似乎有些狂妄,但若我们将青羊 “ 成都源城 ” 的身份代入其中就会发现,自数千年前巴蜀大地上有文明痕迹以来,青羊这块土地就从未淡出过历史的主舞台;在成都平原熠熠生辉的文明进程中,青羊所扮演的角色从来都是重中之重,其在历史的厚重灰尘中散射出的古蜀文明智慧之光至今依然璀璨夺目。

茂野、森林、清溪、部落 …… 狩猎的人群在夕阳中满载而归,巧手的工匠趁着最后的日色在将绝美的金器打磨。
三千多年前,古羌人不断迁徙来到宜居的成都,在这里创造了独特的金沙文化。作为天府文化之源,金沙文化印证了古蜀人民的勤劳智慧和非凡匠心。
△ 图片来源:金沙遗址博物馆官网
自先秦道家循老子仙踪铸造青羊宫,道教的无边智慧就在这片土地延绵惠泽;西汉文翁石室首创的 “ 公立 ” 教育形式,至今闪耀名校荣光;隋代再添长江流域四大禅林之首文殊院的巍峨大气。
△ 文殊院
北宋初年于此印刷的交子,让这个星球首次出现了纸币的流通;清代宽窄巷子则又代表了这座城市至今都在推崇的文化融合与再生 …… 历史长河滚滚流逝,青羊这艘巨擘却一直旌旗猎猎,平稳前行。甚至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青羊的历史就是成都的历史。
△ 宽窄巷子
时间来到新中国成立后,彼时的青羊开始脱去苍老的面具,换上工业浪潮席卷下的硬朗新颜。
1958年,132厂开始创建,并于1964年建成,这就是后来名震天下的成飞集团。歼5、歼7、枭龙、歼10以及如今的国之利剑歼20,成飞的作品陪伴着共和国的国防工业从年轻一步步走向成熟。
△ 图片来源:成飞集团官网
1983年,在经历了数次改名后,石室中学终于恢复旧名并延续至今。近代以来,石室中学所培养出的杰出科学人才数不胜数:航空发动机专家陈懋章、材料学家翁宇庆等在各自不同的领域持续闪耀着自己的智慧之光。
进入21世纪初,随着金沙遗址的发现以及宽窄巷子的改造完成,文博青羊的文化路线被提出。2004年,青羊新城的设立以及青羊区行政中心的西迁完成,源城新城协同发展的路线开始实施,青羊区政治、经济和文化整体开始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格局。
时间进入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快速发展之后,青羊产业发展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瓶颈:
1、 单位土地经济产出率低。
数据显示,2014年青羊区地均GDP和地均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12.29亿元/平方公里、10.01亿元/平方公里,略高于成都市中心城区,但与广州越秀区、北京东城区、上海黄浦区、深圳福田及重庆渝中区等城区相比差距较大。地均GDP仅为黄浦区、越秀区的1/6,东城区、福田区及渝中区的1/3,地均服务业增加值仅为黄浦区、越秀区的1/7,东城区的1/4,福田区、渝中区的1/3。
2、 产业聚集度相对较低。
2014年,青羊区仅金融服务在骡马市片区形成了集聚发展,产业聚集建设正在进行。
3、 可用于产业发展的载体空间有限。
青羊区幅员面积66平方公里,与成都市其他区县相比幅员面积相对狭小,可用于产业发展的土地总量相对偏少。2014年时,青羊区甲级写字楼仅城市之心、华置广场2座,总体量达9.2万平方米,在成都市中心城区中排名第四,与锦江区、高新区、武候区差距较大。同时区内老旧楼宇较多,且部分楼宇不具备旧城改造基本条件。

△ 青羊区可利用土地资源图(2014年)
问题发现了,如何求变呢?
为此,彼时青羊区政府在深入调研和分析之后提出了 “ 创新发展、高端发展、开放发展、集聚发展 ” 的四大战略。
放眼全球,无论是硅谷、华尔街还是新加坡商务花园等以科技、金融服务为主要产业的总部经济区都有着以下特质 —— 那就是以创新为命脉、高端为准则、开放为前提、集聚为态势,随时都以组合拳的形式出现在对外的竞争和对内的自我倒逼上。
△ 华尔街
于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个同样集齐了以上四大特质的总部经济基地应运而生,这就是「青羊总部经济基地」。
开园仪式上,兴城建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泽华先生上台,向大家作了欢迎辞并从青羊总部经济基地的功能形态、发展方向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
在他看来,“青羊总部经济基地作为推进城市动能转换、经济提质增效的空间载体,将不负使命,着力推动青羊总部经济区高品质发展,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全面提升产业功能区核心功能能级。”
随后,商会协会签约仪式以及青羊总部经济基地入驻企业签约仪式旋即开始。与会领导及嘉宾走上台去,共同完成了各方合作共赢的开端,也都表示期待未来会有更多企业一起携手合作,共谋发展!
在与会企业代表分享完毕后,活动的最高潮终于到来,领导及嘉宾共同上台,在倒数声中手握推杆,为青羊总部经济基地正式启幕,从这一刻起,青羊总部经济基地也宣告正式开园!

青羊总部经济基地位于青羊新城的核心区域,总占地405亩,共分四期开发。其中,一期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目前产业签约率91%,入驻率64%;商业签约率95%,入住率76%。二期总建筑面积35万m²,预计2021年上半年交付使用,目前正在招商中
秉承近年来青羊区以总部经济为核心,金融商务、商贸流通、文博旅游、研发设计为四大主导的产业体系,青羊总部经济基地以1+3+4的产城发展模式与之呼应,着力将成都智慧融入进世界经济的大环流。
1种产城发展模式 —— 打造成都总部经济高地与生态宜居新城4大产品 —— 产业大厦、政务中心、服务式公寓、生产生活配套
为了打造成都总部经济高地,青羊总部经济基地从航空技术研发及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健康服务等三大主导产业发力,引入了包括四川铁投集团广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集团文思海辉有限公司、华润医药集团四川医药有限公司、夏尔创造等世界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
特别在航空研发及服务产业方面,包括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615)等科研院所,围绕611所、132的航空科技企业北京未尔锐创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申达森科技有限公司等也都已入驻。此外,汇聚于此的区域总部公司更达数十家之多。
在打造生态宜居新城方面,青羊总部经济基地则从外到内不遗巨细,将智慧、生态、服务等3大核心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
项目以智慧赋能产城发展,致力于打造以人为本的“智慧园区”,并分别从数字园区、绿色园区以及智能园区三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打造。
譬如覆盖整个园区的人脸识别,不光解放了在此工作的人的双手,也在后疫情时代给了大家更多的安心;智慧停车系统则将省心这件事发挥到了极致,从此不再提着大包小包在停车场玩迷宫,随到随走,路线清晰。
此外,园区距离天府广场、双流国际机场约20-30分钟车程,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周边交通发达,毗邻日月大道、成飞大道,紧临青羊万达、鹏瑞利等商业中心,享有城市优质生态资源、商业资源及生活资源。
公共交通方面:十余条公交线路直达,距地铁4号线中坝站仅600米,规划11号和28号地铁线也会从区域内经过。
而在三大核心价值加持下,园区所推出的产业大厦、服务式公寓和配套商业,更是将打造生态宜居新城这一理念践行到了完美:
据悉,园区内产业大厦均是按照甲级写字楼标准进行建造。一期产业大厦总建筑面积约8.4万㎡,每层建筑面积在1600㎡到2000㎡之间;二期产业大厦总建筑面积约23万㎡,每层建筑面积在1300㎡到4700㎡之间。写字楼客梯等候时间不超过40秒,客货分离;配备完善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和新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变化平稳、办公环境舒适。
服务式公寓则引入全国知名酒店(公寓)运营集团进行统一运营,提供完整、独立、具有自助式服务功能的长租公寓。客房主要由一个独立的起居室及一个卧室组成,并带有装备齐全的厨房和就餐区域。
商业方面,园区已引入星巴克、好利来、肯德基、大米先生以及京东便利店和屈臣氏等满足日常餐饮便利的社区门店,为入驻的企业精英提供如家一般温馨的配套服务。
总而言之,有了1+3+4产城模式的加持,青羊区以总部经济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与之协同发展,青羊总部经济基地以及其所代表的 “ 智慧之光 ” 的现代注释,必将在这只千年 “ 领头羊 ” 再次跃起的过程中,如虎添翼,气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