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开普勒452b2019-10-28
多年前
成都人一提到 “ 青白江 ”
总是想到老旧的厂区
有些浑浊的空气
与略显寂寥的街道 ……
构成外界对这个老工业区所有印象
经历13年的 “ 艰辛 ” 发展
青白江如今已经以全新的城市界面
担起 “ 成都北大门 ” 的头衔
并完成了城市的 “ 华丽转身 ”
它,是如何做到的?
从 “ 脏乱差 ” 走向 “ 净齐优 ” ,青白江站以 “ 成都卫星城 ” 的身份,定下了「生态立区」的规划。而从 “ 成都青白江 ” 走向 “ 国际青白江 ” ,在城市规划上,青白江的格局显然又上了一个台阶 ——
而为了实现「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的城市总体定位,去年1月,青白江区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召开,并审议通过了《青白江区分区详细规划(2016-2035年)(送审稿)》。
三城之中, “ 操作难度最大 ” 的,莫过于「智慧产业城」—— 改造大量老破旧的厂房,比建新城的难度大得多。
作为国家 “ 一五 ” 时期在西南建设的第一个工业区,青白江以「成都平原 “ 有粮无钢 ” 」开始了工业发展。